🗒️非暴力沟通—[Ch6 提出请求,丰盈生命]
00 分钟
2022-7-20
2023-10-8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非暴力沟通》超级链接
非暴力沟通合集链接: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博恩堡(Marshall Rosenberg)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提出了一种被称为“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的沟通方式,旨在帮助人们以富有同情心的方式表达自己,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普遍的人性需求,而冲突往往源于我们在满足这些需求的策略上的不同。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可以识别并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需求,从而找到满足所有人需求的解决方案。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1. 观察:描述你在具体情况下观察到的事实,而不包含任何评价或判断。
  1. 感受:表达你对于这些观察到的事实的感受,如快乐、悲伤、恐惧、愤怒等。
  1. 需求:识别并表达引发这些感受的内在需求。
  1. 请求:清晰、具体、可行地提出请求,以满足这些需求。
这本书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一种基于共情和理解的沟通方式,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冲突,以及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
😃
本文为《非暴力沟通》的第六章——《提出请求,丰盈生命》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的前三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
作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提出请求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才能让别人更愿意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呢?
本章作者讲述了如何去提出请求,而不是要求。

使用正向、具体的语言

使用正向语言。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请求他们去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使用具体的语言。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表达含糊不清或过分抽象、模棱两可,他人很难知道如何去行动。

有意识地提出请求

  • 有的时候,表达清晰的请求也许无需过多言语。
  • 但有时,我们在表达自己的不快时,却误以为对方能明白我们想要什么。
更为常见的是,
  • 我们对提出什么样的请求缺乏意识。 我们和他人说话或者谈论事情,却并不知道如何开展一场对话。我们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话丢给他人,将他人当作垃圾桶。如果他人无法分辨出讲话的人想要什么,则会苦不堪言。
  • 人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作者认为,不论我们在对另一个人说什么,都希望他人有所回应:
  • 我们期待对方的理解
  • 我们也可以请求对方给予我们一些坦诚的回应,来了解对方对我们的话有什么反应
  • 我们还有可能请求他人采取某种行动来满足

请求对方重述你的话

我们的本意和他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通常我们会在对话中捕捉线索,来确定他人是否理解了我们的意思。但如果不确定,我们就需要提出明确的请求,请对方告诉我们他们听到了什么,以便在有误解的时候做出修正。
【这里有可能会触犯到对方】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很少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当我强调请他人重述我们的话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时,人们通常担心有人会这样反应:“你觉得我是聋子吗?”“别跟我玩心理学的那一套!”为了避免这样的反应发生,我们可以先向他人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清楚表明这不是在测试他们的聆听能力,而是核实我们是否已经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建议慎用,或者因人而异使用。

请求诚实表达

请求他人给予诚实表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 对方的感受和感受的原因
  • 对方的想法
  • 对方是否有意愿采取特定行动
有时我们想要了解对方听到我们的话有什么感受以及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一种可能的请求方式是:“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呢?”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在听了我们的话之后有什么想法。这时,重要的是说清楚我们想听的是哪方面的想法。例如,可以问对方:“我想请你谈谈我的提案是否可行。如果不太可行,你认为有哪些阻碍因素?”如果我们只是宽泛简单地问:“你对这个提案的想法是什么?”而不是具体说明想要哪方面的回答,对方也许会长篇大论,说的却不是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
还有些时候,我们想要知道对方是否愿意采纳我们的提议。我们可以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我们的会议推迟一周?”
请求诚实表达的原则就是【在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需要清楚自己希望对方给予什么样的回应,并且清晰地提出相应的请求。】

在团体中提出请求

在团体中发言时,更要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回应,否则对话很可能不着边际、徒劳无功,也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如果我们在集体讨论时漫无目的地发言,这样的会议很可能毫无成效。然而,只要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提醒其他成员有效地展开讨论。 团体会议时,如果话题的发起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讨论就会漫无目的地拖延下去,却又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区分请求与要求

如果人们因为没答应我们的请求而受到责罚,他们就会将我们的“请求”视为“要求”。 在听见要求时,一个人通常只能看到两种选择:屈服或者反抗。 无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在强迫他们,就很难友善地回应我们的请求。
总之,要让他人明白我们提出的是真正的请求,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是即便在他人拒绝时我们也能同理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同时,我们选择“请求”而非“要求”,并不意味着在他人说“不”时,我们就只能放弃自己的诉求。选择请求意味着,我们首先同理他人为什么没有说“是”,而不是要说服他们必须答应我们。

阐明提出请求的目的

要表达真正的请求,我们还需要知道请求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改变他人来寻求自己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一个适当的工具。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他人的改变和回应是出于自愿和善意。非暴力沟通的意图是,建立一种基于坦诚与同理心的关系。
只有当他人相信我们将彼此的关系放在首位并致力于满足彼此的需要时,人们才能够相信我们所提出的是真正的“请求”,而非伪装的“要求”。
在提出请求时,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是否带着这样一些不假思索的想法。如果有,那么我所提出的“请求”就会变成“要求”:
  • 应该自己把房间打扫干净。
  • 应当按照我说的做。
  • 老板理应给我加薪。
  • 有理由让他们留得更晚。
  • 有权多休几天假。
如果以这样的想法来表达需要,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请求,我们势必会指责他们。

小结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以便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在提出请求时,我们要尽力避免模糊、抽象或模棱两可的语言,说明我们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
在开口时,我们越是把想要得到的回应表达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这样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表达的信息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我们需要学习去发现对方是否已经准确无误地接收到了我们的信息。特别是在团体讨论中,更需要清楚知道和说明我们想要的回应。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责罚,“请求”就成了“要求”。为了让人们信任我们所提出的是“请求”而非“要求”,可以清楚地表明我们希望人们出于自愿来满足请求。非暴力沟通的意图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满足自己,而是帮助双方建立坦诚和有同理心的关系,最终每个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上一篇
非暴力沟通—[Ch7 以同理心倾听]
下一篇
非暴力沟通—[Ch5 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评论
Loading...